「我想找一個極黑極黑的洞穴,躲起來大哭,洞穴上方有一顆顆閃亮的黑曜石,像是星星照耀著夢想.」
---這是想像中的劇情,而在現實中,看完了”樂來樂愛你”這部電影,
妻子立刻找出樂譜開始彈奏鋼琴,而我則開始打字,
用彼此最善用的工具,記錄著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感動.
如果你也是一個夢想者,一定會在艾瑪史東唱著”the fools who dream給那些笨蛋般的夢想者”這首歌時,
忍不住飆出淚來,因為她唱歌時多層次的情緒,因為歌詞裡正好切中你被夢想打擊地體無完膚的心情,
因為我們仍相信著我們可以改變世界,而世界需要我們.
其實在她唱這首歌時,我一直以為導演會在鏡頭轉過她的身後時,切換另一顆鏡頭,
就像歌舞片中最常用的過場,在這部電影中也經常可看到類似的手法,
但唯有這顆鏡頭,導演選擇在鏡頭過身之後,繼續把焦點放在艾瑪史東的表情上,
那個情緒實在太飽滿,任何華麗的歌舞秀,都只是染指了夢想的純粹性.
「那麼我們現在到底是活在現實,還是夢想中呢? 」
如果你也是一個夢想者,一定會經常問著自己這個問題,
就像雷恩葛斯林在片尾彈著”late for the date”,在音樂中重新回憶那些他們曾經擁有(或從未擁有?)的夢想生活,
曲終人散,當音符落下,男女主角又回到現實裡給彼此一個微笑----
一切都過去了嗎?還是在夢想中我們可以活得更好?
如果說人生是一齣戲,可以只要讓這齣戲一直留在美好橋段就好嗎?
可以不要那些傷人的話語,背叛的情節,一個人看著窮途末路的落日嗎?
說來好笑,我的夢想曾經也是開一個爵士酒吧,甚至當一個爵士小喇叭手,就跟雷恩葛斯林的夢想一樣,
當然我告訴自己許多藉口,例如台灣沒有人聽爵士(連電影中的美國人都不聽爵士了?何況台灣),
於是我放棄了這個夢想,說服自己去追逐別的夢想---電影,編劇,導演,創業,成立文創品牌layoo來喲…
一路以來我追逐過許多夢想,有的成功有的失敗,有的早已暫停,有的繼續在做.
每分每秒我問自己的都是:這是我的夢想嗎?這是我喜歡的事嗎?
就像艾瑪史東在久別重逢的晚餐時,不斷逼問雷恩葛斯林夢想的純粹性.
不可否認的,為了夢想我們不斷妥協,就像雷恩葛斯林放棄了自己喜愛的純爵士,墮落(或提升?)去彈奏流行音樂,
每一次的妥協都像是跟自己作戰,像電影中一樣導致了男女朋友(我與妻子)的爭吵,甚至是分手(放棄這個品牌算了?).
雷恩葛斯林說: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到所有觀眾都喜歡的音樂裡,難道這不好嗎?
艾瑪史東問:問題是,你喜歡這個音樂嗎?
對於夢想的妥協來說,永遠都關於:到底是觀眾喜歡重要?還是你喜歡重要?
如果你是一個夢想者,我相信到最後你還是會妥協的---向自己妥協,
因為你知道就算觀眾再喜歡,只要你自己不喜歡,那就再也稱不上夢想了.
夢想給了我們太多傷害,也給了我們很多承諾的美好.
最怕的就是,當夢想完成的時候,
身旁陪你的,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與你一起築夢的人.
還好我的人生目前為止過的是夢想般的版本,
與我所愛的家人們,繼續追求夢想,就算遍體麟傷,至少我們還牽著手一起,面對這些痛楚與快樂.
我所追尋的,不再是我的夢想,而是”我們”的夢想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