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,老房子事務所發起人游智維大哥第一次看到我們這間四樓老公寓時,
笑稱:「這應該是台南第一間在四樓營業的店吧!」
沒想到讓他一語成真,從那之後,許多來自台灣各地甚至香港、匈牙利、舊金山的朋友開始陸續拜訪我們,
本來只是工作室兼住家型態的四樓老公寓,瞬間成為了台南史上從未有過的,在四樓營業的第一間店面。
其實在台北或香港,在四樓營業並非稀奇的事情,但是在寬廣的台南,一般店面或住家都會選在透天,
然而對我們來說,住慣了台北又小又擠的公寓,心目中對於理想住家的想像,竟然還是喜歡在同一層平面上。
透天空間雖大,但家人的房間分散在各層樓,會減弱家庭的凝聚力,
對我們來說,住在同一層平面,聽到空間中家人走路、作飯、玩鬧的聲音,反而是讓人有安心感的居住音牆。
這間老公寓,位於台南孔廟文化園區,知名的府中街上空(從陽台可以直接看到孔廟),
每逢周末總是遊客如織,然而週間卻是十分安靜,對於周末要營業,周間要生活的我們來說,其實是個很理想的居住環境。
這戶老公寓最特別之處,在於它的歷史,
它是知名音樂家陳瑞斌(可參考http://comemusic.com/rueibin/index.php)幼年的住所,
這位旅維也納的音樂家,曾經是蕭邦鋼琴賽得主,如果對音樂領域稍有涉獵的人,
或是跟我一樣熱愛【琴之森】這本漫畫的人,應該都知道這代表多麼大的榮耀!
也讓我們偷偷地幻想,住在這個房子裡的彤彤,將來會不會也變成一個音樂神童呢?
在改造的過程中,花了很多心力設計,也經歷了許多意想不到的苦難,但這次採取倒敘法,所以就先讓大家來看看改造後的模樣吧!
La yoo老公寓位於南門路孔廟對面的府中街,聽說以前要進入孔廟全台首學這個牌坊之前,
要先從對面泮宮石坊後方的府中街經過,因為以前府中街是一條[馬路](給真正的馬走的路)
走進府中街,首先右手邊會經過知名的保哥黑輪炒泡麵,想來la yoo玩的朋友,挺推薦去吃炒泡麵喔!
經過炒泡麵後,請保持在府中街上繼續前進,約十公尺之後,
右手邊就可以看到la yoo公寓所在,
老公寓大門是一條充滿綠意的長廊,
進門的一樓梯間,放著一截很有感覺的老樹幹,聽說是孔廟旁邊的路樹被砍斷撿回來的,
,
這棟公寓很奇妙,共有兩邊樓梯,請右轉上樓梯,走四層樓,
就會看到la yoo老公寓的玄關囉!
不同於一般台灣住家總喜歡擴建,我們讓大門退縮,謙讓出呼吸的空間,
並且砌起一道古老的紅磚牆,放上懷舊的圓框布花,讓來到的朋友,立刻感受到溫潤的懷舊裁縫時光。
大門上掛著la yoo的名字,其實是looloo和ayo兩個人名字的重新排列組合喔!
開門後,可以看到萬花筒及明信片在門口迎接客人
正前方的小展示台,是之前拍[幸福牌電冰箱]劇中使用的冰箱,現在變成放裁縫工具的櫃子
冰箱上方的裁縫車是霸王裁縫車,古早的名牌,
還有一棵在路邊撿來的樹幹,上面本來還有毛毛蟲的繭,以及如同玫瑰般的刺,經過一番處理才變成現在的模樣,掛著可愛的金色盛宴與小旅行。
小兔們乖乖坐在小學課桌椅上,等待著小主人出門背牠們。
包包展示區旁邊則是平常用來車樣包的裁縫車,每天都會轟隆轟隆地響,
裁縫桌上總是有各式各樣的布料和真皮,還有一些試作的樣包,彷彿實驗室的培養皿,每天讓我們嘗試新作品。
這一面很高的酒櫃牆,來自古老年代的形式,很多朋友以為跟這棟房子一樣老,
其實是我們仿古作的,每當有朋友被唬到,就會有一種惡作劇成功的感覺。
客廳的牆面是1960年代的普普風壁紙,找了幾百種老壁紙圖樣之後,才找到這個令我們滿意的綠色圓點圖案,
跟la yoo皮諾丘的棕色圓點,有一種互相呼應的感覺,也頗有王家衛重慶森林的感覺。
充當客廳矮桌的,是古老的皮箱與軍綠色木箱,分別來自巴里島和眷村。我們還偷偷把LOGO烙印上去...
最令我們滿意的,則是這張很長的工作木桌,這是用柚木和佺木訂製的,仔細看它的桌腳,是仿照木工工作台的三角形支柱,
感謝興楠木材行的俊男哥(他真的名叫俊男,絕無不敬之意),幫我們作出這個史上絕無僅有的木桌。
工作桌背後的大書櫃,也是仿古製作的,當初設計的時候,就想要讓它跟原始的木窗融為一體,
因此以木窗的材質和顏色製作,看起來的確很有一體感吧!
如前所述,這間老公寓其實是知名音樂家陳瑞斌的老家,因此一家人都是音樂世家,
聽說從爸爸哥哥到妹妹,都是音樂老師,他們也留下一台古老的黑膠唱片機,我們還在試圖修復它,
上面放著la yoo最受歡迎的皮諾丘,牆上掛著那幅黑白點點的畫,其實是一塊布,
當初覺得很美買下來,試作包包之後卻發現織度不夠厚實,
只好割愛,剪下一部份當作回憶,也標示著我們不斷試驗各種布料的過程。
目前la yoo已經完成另一棟老房子店面囉!歡迎大家來店裡玩!